HOME PAGE
主 页
export figure survey:
ITS:395015(oct 1-10)
SGS:382826(oct 1-10)
early record / outer source
indonesian
export
tax
malaysian
monthly
statistic

18 December 2010

taann

taann production figure

source from : http://www.taann.com.my/bs-oilpalm.html

由于我不常来login,因此很多comment都不能及时回复,很抱歉。

刚才糊涂问我jtiasa怎样?
我因为相当抗拒sarawak plantation company,因此,从来没有看过他的资料。

过去我一度曾被另一间perak的木材公司所迷惑,这间公司是leweko。
leweko的产量,有一年一度上升到32ton/ha(不确定)的高产量记录,但很巧的是,木材业一直面对亏损。

幸庆的是,我不曾持有leweko。

所以,思想上,我是相当抗拒木材公司种油棕的,这是不是顽固和偏激呢?

几乎所有的sarawak种植公司,都是从林木业转换过来种植油棕的,就像samling group,已经被列入全球5大邪恶的集团。他的公司GLENEALY PLANTATIONS你敢投资吗?

我敢。但预期不大。


(咳嗽,清痰)..回到主题

不得不提的是,jtiasa和taann,几乎是同个时期开始种油棕的,如果我们以种植面积/股票市值来比较它们,我相信是行得通的。

jtiasa市值12亿(股价RM4.26计算),种植面积(包括未成熟)有50,424公顷,Mature area (up to 2010)有14,772 hectares。


taann市值接近12亿(股价RM4.65计算)。
2009年底,种植面积(包括未成熟)有26,056 公顷,
Mature Area : 13,984 ha
Young Palms Area:5,373 ha。
我猜测 young palms area是比immature更低的树苗。(已纠正)



再来,我们就可以比较,哪间公司的产量占上风了。





to be continued

再谈kulim的情况

2010 11月19号
kulim收到了来自Idaman Saga Sdn Bhd的offer,献议kulim脱售qsr股权。

2010 11月25号
kulim收到了来自Carlyle Group的offer,内容同上,但offer price比上面的高。
这个offer是RM6.7每股。

2010 11月29号。
kulim董事以“看好QSR前景”的理由,拒绝了Carlyle Group的offer。

2010 12月17号。
kulim在明年1月17号,召开特别股东大会,寻求罢免其中一名董事 – TAN SRI DATO’ MUHAMMAD ALI BIN HASHIM ,这名董事若没错的话,他同时也是QSR的董事。






距离上次kulim的博文以后不久,kulim的企业消息又有了新的转变。

1. 宣布 85% + 15% 的股息。 相等于一股50sen的股息。 验证了johorcorp手头很紧的臆测。

2. 2010 11月29号,拒绝了Carlyle Group的offer。


这对QSR品牌股东来说,是个很好的消息,因为QSR值RM6.7以上!!!

但,董事没有说,他们不会把QSR股票,以RM5多的价格卖给Idaman Saga Sdn Bhd!!!

不一定是价高者得。


我有这个顾虑,是因为kulim过去的记录不佳。
2007年,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规定,kulim必须把NBPOL的股权降至60%。

kulim很“听话”,把部分股权出让给一间新加坡公司。
售出的本益比,在当时,只有3.8倍。
他的理由是,NBPOL的交易很冷清,找不到很好的参考价和渠道,因此他们认为,这次的股权转让是合理的。

既然kulim能忍心持减本益比3.8倍的NBPOL,为什么他不能减价脱售QSR?

但,时过境迁,很多推测到后来都是不准确的,我对自己的臆测没有把握。

你应该可以感觉到,kulim从propose share spilt,股价炒翻天的时刻开始,就已经进入了多事之秋。

klk有心成为欧洲的oleochemical公司?

说到klk,我们应该注意的是,它在走ioi的老路。

ioi开辟了欧洲一片江山,虽然回酬率没有上游多,但这步棋应该是走对了。

klk最近几年也在走同样的路,但是他走的是 plastic / 漆料 的市场。

最近klk不是要认购 yule 公司的附加股吗?

其实, 李氏家族在yule当了10多年的董事,因此,yule收购另一家欧洲公司--PolymerLatex ,相信决策人在klk身上。虽然klk只持有yule 20%不到的股权,但我有理由相信这是李氏家族的意见。
原因很简单,因为klk这几年都在买这些公司,而刚好这些公司都在马来西亚设厂。 当然,马来西亚的石化工业(石油的下游领域)促成的巧合,也有必然性。

分析员说这是“中和”的,其实已经过度乐观了。

你可以算算看,klk最近把赚来的钱,拿去哪里了?

前阵子,klk买入 Uniqema ,它也是一间 oleochemical 公司。

李莱生是马来西亚的橡胶大王,可能我们会想到,棕油 = oleochemical = polymer, 所以他买进这些公司就不能被怀疑了?

但我认为PolymerLatex的行业属性,比较接近石化行业,就好像harta的丁睛原料一样。

我对这个收购保留。


简评: klk的股价已经从RM22,回退到RM20.88,消息已经被消化。

06 December 2010

npc 2010q3的业绩

npc 2010q3的业绩,令人失望。

我的“发现”,和kenanga的“发现”,都差不多,这是因为,kenanga也是直接看报告解读故事的,他也没有打电话问公司,出了什么状况。

http://eresearch.bursamalaysia.com/download.aspx?id=12115&type=research

npc在q3,死了很多鱼只,亏了3百多万,这是3年的渔产营业额。

这本来就是高风险的行业,这也是为什么从事aqua养殖业务的公司,pe可以为什么这么低的原因。

由于我买入npc的原因是为了避险,现在我思想转变,认为商品还有一波(QE2)上涨空间以后,我持有npc的心态必须做出调整。不然,就不要持有了,直接转攻对cpo敏感的公司了。

数据更新:

qtrcpoprccpo产量ffb产量revenuepbteps
07q1193921341354895054172864.26
07q2243324061353957268090885.16
07q32582290674037386764128337.95
07q4288933206504371038941832210.11
08q134682602437088103619148698.3
08q235133004940271116997155918.95
08q328233040244187113845138067.6
08q41613309114534067367147257.86
09q11922248363358060231114256.04
09q2253226574324918435287084.82
09q32252306233567183672154478.77
09q42259326994783286447119128.07
10q12568310243898290312152728.38
10q2253029583368319462598395.61
10q3*263829667363349769477944.36
cpoprc = cpo market price in RM
产量(ton)
revenue/pbt (RM'000)
eps (sen)

(e) = estimate 




*由于npc面对的3百万的亏损,pbt不仅不好,pat更加不好。这是因为负面的突发事件不能抵消税务。
况且,渔产公司和油棕业所属的是不同的子公司,子公司间的税务抵消,虽然被允许部分抵消,但这单case可能例外。

短期不利因素:
10月,sabah产量,同比下降很严重。


买卖策略:
不必因为负面消息而马上抛售,可以等到市场忘记以后,才做出卖出决定(如果你想卖出的话)。

纯属个人意见。

关于kulim,qsr,kfc的一点意见

kulim,qsr,kfc,和它的母公司johor corporation的重组新闻相当受到关注。
简而言之,那就是,市场(分析员)揣测,johorcorp的债务即将到期,手头吃紧,有可能脱售qsr和kfc的股权。

但我认为,揣测是可以凭空想象的。

在证实这个消息以前,你要了解johorcorp的背景,是不是真的非到脱售业务不可。
市场游资过剩,难道johorcorp不晓得refinance?
johorcorp的债券评级是什么?
为什么johorcorp,卖的不是kpj,而一定是qsr/kfc?

如果johorcorp手头吃紧,为什么kulim最近卖出油脂化学厂以后(一季91sen eps),不向母公司救援(派股息)呢?
如果johorcorp手头吃紧,为什么最近增持了kulim股票?

虽然大股东增持了kulim股权,但我们未必要跟随它的,当然,这是后话。


最近两个offer。
这两份offer,还处在preliminary stage的阶段,如果没有错,offerer随时可以抽身走人,不需负上法律责任。

通常,大宗的offer,都会提早几个月-半年的时间,准备好收购的文件,如果没有正式文件,那么后续的动作可以是:
1. 半年后,正式文件出炉,收购价比想像中低。
2. 两个offerer抽身走人,股价暴跌。

可是,试想,收购/私有化,不是越隐蔽越好的吗?

knm之前传90sen私有化,之后建议一下就被收回,情形也是一样的。